依法治矿

发现柘桑

 中原智库 三古文化 9月22日

微信图片_20191120103636.jpg

     9月21日,中原智库陈思桦主任,由中原智库终身研究员、商丘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赵安民先生,中原智库研究员、商丘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卢伟先生,中原智库研究员、柘城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张建华先生等相关负责人陪同,在商丘柘城调研柘桑传统文化。

     说起柘桑,必先谈柘树。柘树是高龄珍稀树种,别名柘桑、柘刺,属桑科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有针刺,故有地方又称铁圪针。“南檀北柘”,柘树之名贵由来已久。柘树叶养蚕,其蚕丝质地坚韧,古时常用柘丝作琴弦。“取柘丝作琴弦,清响胜常”。柘桑的木材坚韧,是古代制弓及车辕的良材。柘木心为黄色红色,可制成染料,成“柘黄柘红”之色,染丝染布或做其它染色之用。果实可食用,并可酿酒。柘桑养殖一直到30年代初,柘城县仍有古柘桑5万余株,每年生产柘丝10万公斤以上。家家植桑,户户养蚕。“懒纺棉、勤养蚕,四十五天得蚕钱”,柘桑养殖,仍是当时当地主要产业及收入。八年后,民国27年,倭寇侵占柘城,柘桑几乎全部被砍伐,然后运往日本制作高档家具,从此,柘桑遭到灭顶之灾。可喜的是,近年来,柘城县委县政府引导培植的万余株新柘桑,正在茁壮成长。

    柘丝,是柘城的文化遗产。因柘桑养的蚕丝而闻名。柘丝绸从汉代一直畅销国内外。汉代襄邑县(睢县)是全国丝织工业中心,供应宫廷服装用材用料。丝绸之路上的丝绸主要是柘丝柘绸。柘丝色泽光润鲜艳,细长均匀,有韧性,拉力强度大,史称“柘丝为最”。由柘丝制作的绸缎、被面,颜色鲜艳,图案美观、质地优良,堪称绣中之精品。这是柘丝绸为什么深受国内外之喜爱的重要原因。

     振兴柘桑座谈,如时在柘城县委会议室举行。柘城县委书记梁辉先生对陈思桦主任一行到来,表示欢迎,周到安排。柘城县政府路标县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张建华先生以及柘城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陈思桦主任认真听取与询问了大家对柘桑现状的发言,随后谈了五个重点:一建立柘桑研究机构,循序渐进,开展工作;二把振兴柘桑文化,列入国家战略,刻不容缓;三扩大柘桑种植,恢复规模种植;四重点推出传统柘丝弦和柘丝绸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产业链;五高度认识传统拓丝绸是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影响与意义,复兴柘桑文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之大计。

    柘城因柘(朱)林而居,因柘丝而生辉。重振柘桑文化,打造生态柘城、特色柘城、丝绸柘城。让柘桑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采编:杨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