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

红色印记寻初心 | 走进沂蒙红嫂纪念馆

      本刊临沂讯(记者陈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八周年,这九十八年波澜壮阔,临沂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和传承地,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记。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沂蒙精神必将折射出愈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也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后人,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脊梁。

      9月17日起,临沂城投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正值主题教育开展之际,临沂城投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联合临沂文旅集团相关部室策划推出【红色印记寻初心】专栏,带您探访临沂的红色印记,重温那些峥嵘岁月,探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敬请关注!




追寻先烈足迹,走进沂蒙红嫂纪念馆




微信图片_20191008085731.jpg

     沂蒙红嫂纪念馆地处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的常山庄,长期在沂蒙抗日根据地战斗、工作过的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同志曾经说过:“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也就是说,这里是当年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也许您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抗战初期徐向前、罗荣桓等将帅们会选择这个地方作为落脚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党组织和群众的基础好,同时,这里地形独特、群山相连,这群山中间就是常山。只要在山头上放一个哨兵,便可以“一哨观天下,进退任我行”。不要说一支部队,就是一个人从这里走过,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红嫂,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被称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革命战争年代,王换于的家被称为“山东抗日第一堡垒户”。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的驻地。

微信图片_20191008085745.jpg

     当时,随八路军领导干部来到这里的还有他们的孩子。由于环境险恶,孩子们得不到良好的照顾,而且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为此,徐向前委托王换于办起了战时托儿所。最多时有42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三天。其中有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儿子罗东进等等。对于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用生命来呵护。一次她到西辛庄查看寄养的孩子时,看到一位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瘦弱不堪,她马上将孩子抱回家,交给正在哺乳期的二儿媳。当时,二儿媳正抚养着自己的孩子和另外几个将士的孩子,奶水根本不够吃。王换于含着热泪叮咛二儿媳:“让烈士的孩子吃奶,咱的孩子就吃粗的吧!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再生,如果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根了啊!

微信图片_20191008085748.jpg

     从1939年秋到1942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没有一个伤亡。而王换于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照顾不周,都先后夭折了。

微信图片_20191008085752.jpg


     在沂蒙山区,像王换于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有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第一人”明德英,有率领妇女勇架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有拥军长达60多年的拥军好妈妈胡玉萍,有永远的新娘李凤兰,有许婚动参的梁怀玉等等,可以说“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

微信图片_20191008085755.jpg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在共产党八路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她们亳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最后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

微信图片_20191008085758.jpg

     这种情怀,表达了沂蒙人民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广大沂蒙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沂蒙精神,永远是树立在全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 临沂文旅集团供稿) 

                        中国纪检监察周刊驻临沂记者陈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