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三十八载初心不改 投身乡村振兴新战场
——记山东沂水县诸葛镇上古村社区书记李伯堂
本网讯(记者 陈军):38年前,他是越南自卫反击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功勋炮手,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军人的本色同那三等功的勋章一样熠熠生辉。20余年前,他是与杀人恶魔斗智斗勇,冲锋在前两次协助公安部门擒获歹徒的孤单英雄,退伍不退志,那身绿色军装依然挺拔。在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他像一只砥砺前行的拓荒之牛,奋力耕耘出属于上古村人的小康之路。他就是中共党员,“沂水县优秀共产党员”,沂水县第十二、十三届、十四届党代会代表,2015年度“沂水好人”,现任山东沂水县诸葛镇上古村社区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农兴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伯堂。
战火淬炼的孤胆英雄
1982年,正值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李伯堂,带着对越南侵略者的一腔仇恨和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接过父亲手中的“钢枪”,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战士。1985年,李伯堂跟随部队,踏上了越南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雨林之内,层林蔽日;猫耳洞中,窄小闷热。就是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年轻的李伯堂和战友们,凭借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坚守在炮兵阵地上,坚守在大炮之前,用一颗颗精准的炮弹,让越南侵略者尝到了中国人民正义的反击怒火,以优异的战绩完成了作战任务,李伯堂也荣立了三等功。
1986年,李伯堂光荣退伍,组织上给他安排了安闲舒适的工作,但是为了支持家乡建设,李伯堂婉拒了组织的安排,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生养他的故乡——诸葛镇上古村村。
回村后,李伯堂担任了村党支部委员兼村民兵连长。因为工作出色,为人正直,敢于担当,头脑灵活,1993年他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上古村村的领头人。
虽然已经退伍近十年,但是绿色军营的历练,战场炮火的淬炼,让军人一往无前的勇武精神在李伯堂内心生根发芽,茁长成长。1996年的某天,李伯堂接到公安机关的协查通报,一名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在杀害多人后逃窜,极有可能已经流窜到上古村附近,要求组织民兵、村民进行搜索。李伯堂立即组织民兵,发动群众展开全面搜索。傍晚时分,李伯堂在搜查到某处民房时,发现可疑人员,在确认嫌疑犯身份后,李伯堂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一马当先冲在前,在其他搜索人员的配合下将嫌疑人抓获,扭送到公安机关。无独有偶,1997年,李伯堂再次协助公安机关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他也被授予“沂水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他还把自己的儿子也送到了军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一员,李伯堂家“一门三代建功军营”的事迹成为美谈。
开辟富路的治村新兵
上古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村,在李伯堂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村民在贫瘠的山地上虽然异常勤奋,但是靠着种花生、玉米,靠天吃饭,看老天脸色吃饭,只能勉强温饱,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
如何才能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让村民不仅能够吃饱、吃好,还能让他们钱袋子鼓起来,刚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伯堂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山区最大的瓶颈是水利和道路,也是李伯堂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在没有资金、项目支持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一腔热忱,带领群众,靠着义务劳动,完善了覆盖全村的道路和水利管网。1998年,修通了25公里的山路,架设桥梁三座;1996到2002年,6年苦干,完成了顺天河2.7公里的河堤整治,修建拦水坝36道,让顺天河驯服的灌溉沿岸农田。沿河两岸成为良田,靠天吃饭成为过去式。
吃饱饭不成问题了,怎么让群众富起来,成为李伯堂心头的又一计划。为寻找致富路子,李伯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广泛收集农业种植信息,经过反复思索,他认为必须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于是,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到烟台、沂源、蒙阴等地市参观学习,取经学艺,并对市场作进一步考察、研究。最终决定在传统种植粮食作物田块上种植苹果,并逐步扩大规模,全村集中发展苹果产业。
2010年开始,李伯堂首先在村里规划了一片770亩的果园地。但是,有部分群众抱有怀疑态度,担心万一种不好赔了钱咋办?李伯堂发挥出“老黄牛”的韧劲,挨家挨户上门,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工作做通了,土地平整了,但迟迟没人敢承包,害怕亏损。为打消群众疑虑,李伯堂首先自己承包了20亩地,带头示范种植苹果,并向群众许诺,帮助群众向信用社协调贷款,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随后的一年里,李伯堂家光靠苹果就收入6万元,来年还有望突破10万元。看着村支书敲开了致富大门,村民们心动了,纷纷行动起来,加入种植苹果的行列。
2011年,李伯堂又多方求援,联系县果茶中心和县农办,投资1400万元,对该村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农业开发,组织翻地、修路、治水,并相继三次对村土地进行了规划,引进美国优质品种——中间砧条纹红富士苹果,整个园区面积达到5000亩。园区被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列为现代苹果矮化集约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点,在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园区之一,也是全省最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条纹矮砧密植基地、生态旅游采摘园。并且与山东临沂宗元食品结姻,成为该集团最大的苹果直供基地,这个山村的苹果借助宗元的平台,销往了海外,也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端超市里的高端果。2014年,上古村生产的苹果因为糖度高,果形好,外表亮,绿色无公害,售价达到了历史性的5元/斤,在2017年第五届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上评为金奖。靠着有品质的果品质量保证,在现在果品特别是苹果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上古村苹果每亩收益仍然稳定在2万多元,一穷二白的山村靠着“小苹果”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李伯堂本人也被评为评为“沂水县优秀自主创业退役士兵”。
脱贫战场上的排头先锋
多年在果树管理上的刻苦钻和摸爬滚打,让李伯堂成为了苹果管理方面的“土专家”。因为果树的管理对于技术的要求十分高,有些群众虽然栽植了果树,但是由于管理技术参差不齐,收入差距较大,这让李伯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便于技术共享,降低农资成本,拓宽销售市场,2012年4月,李伯堂牵头成立了沂水县农兴产销专业合作社。
为了更多的掌握果树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李伯堂先后多次自费到外地学习进修,家里也摆满了果树管理的相关书籍,成为远近闻名的果树管理能手,在李伯堂推动下,该村还成立了由有果树管理经验的30人组成的“果树管理技术服务队”,李伯堂亲任服务队队长。镇里为了推动林果发展,普及种植管理技术,成立了“果业技术专家巡讲团”,李伯堂被聘为首席苹果技术专家,在全镇巡回普及苹果管理技术。他长年累月奔波在果园里,指导果农如何施肥、喷药、剪枝、嫁接等,为果树专业村打下坚实技术基础。李伯堂也被临沂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委员会授予“全市百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合作社也被评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一等奖”。
自己富不算富,部分人富也不算富,只有全村人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这是李伯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李伯堂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怎么让村里的贫困户一块脱贫致富上。
对于有果园,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他几乎天天靠在他们的果园里,手把手的传授技术,对于一些农资,尽可能的给予优惠。看到村里一些贫困户房子成了危房,没钱改造,他积极争取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2户贫困户免费住进了亮堂安全的新房。为了扩大林果产业的覆盖面,让一些年老体弱无力耕种的老年人也能收益,他又流转了600多亩土地,承包给企业,让流转范围内的贫困户每年都有固定的承包费收益。他还争取上级资金100万元,新建2处果品交易市场,打深井5眼,铺设管道5000多米,可实现村集体增收18万元,贫困户兜底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李伯堂的心思从单纯的种苹果、卖苹果向发展旅游,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收入转变,把果园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打造,2013年园区被评为山东省精品采摘园,2016年园区被授予山东省十佳观光园区,正在积极争创2A级景区。
更加光明,更加富裕,更加美丽的上古村村跃出乡村振兴蓝图之上。(责任编辑:求实)
本刊驻临沂新闻采编中心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