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文 |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论坛

毛主席:我们真的很想您!真的很怀念那个时代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周刊 发布时间:2022-06-30 字号:

                                                       孙国文

1976年9月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卓越领导人,中国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忠诚的战士,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主席,因病医治无效,于零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军事家。同年9月9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沉痛宣告毛泽东主席逝世!

到今天掰着指头算起来,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46年了。这46年中,您的人民经历了许多大事。首先,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为了赶超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以一个古老开放文明的东方礼仪大国形象,打开国门拥抱世界。您勇敢、勤劳的人民,虚心学习,并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祖训以坦’诚包容的心态广交朋友;并遵循您老人家所说的“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上始终坚持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世界上的一切霸权和不平等的制度,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46年弹指一挥间,您的人民勤奋努力、克己求真。始终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您和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缔造的新中国,建设成为科技经济国防和创新发达国家行列;您的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从我们发射两弹一星以后,我们国防有了质的飞跃,那个西方列强想在海岸线上架几门大炮,就能控制一个国家的时代早已经成为过去。国防装备上其他国家有的我们都有了,其他国家没有的我们也有了。但是,您的国家和人民爱好和平,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您的人民继承您的遗志,始终走自己和平友好的发展道路。始终把自强自立,艰苦创业作为治国之本。

在学习追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社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特权产生的官僚腐败;很多尖锐的社会性问题也相继产生。比如说:房价之高,工资收入和日常开支不成比例。年轻人的工资收入从毕业到老死,也买不起一座可以安居的房子,致使许多青年结不起婚,结婚生子成了许多家长生活中最困难的事情。父母辛苦一辈子,老了还得把养老的钱搭进去给孩子买房子,年轻人既要养家、又要养老人、还要供孩子上学。刚毕业就当上了房奴,为了还房贷,年轻人毕业以后就绞尽脑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赚钱上,根本没有热情去搞科研创新,许多家庭因为无力负担开支,偶有遗弃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因而也成了急需破解的社会性问题。

迫于生活压力,人人在找钱追求经济。加之广播电视、广告宣传误导以及奢靡之风的影响,奢侈品成为一些权贵和利益集团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没有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的娱乐至死现象严重;娱乐肆意恶搞、歪曲历史事实的影视比比皆是;文化宣传和广告把那些国内外的影视明星、花边新闻作为商业噱头和流量卖点;而曾经让国人能站直了腰说话,在荒漠戈壁风餐露宿,渴饮刀头血,困卧马鞍桥的先烈;造出两弹一星的科工和元勋们,那些在酷暑严寒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戍边烈士和英雄们;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默默奉献一生的平凡人们,却被媒体影视广告刻意忘记,被编写教育教材的专家学者们刻意忘记。国内的许多大学校园里,甚至很难找到古代和近代的科学家的宣传海报了;企业的金主大佬和西方的科学家占据了这个不应该占有的位置。

特别是国内最著名的大学,教学课程完全依赖西方教育观念,把西方的文化艺术作为真理和标准。致使在学术和艺术上给学生灌输的完全是西方艺术和价值观,甚至毕业生的美术艺术作品没有一点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与继承,而完全成了西方文化艺术的衍生品和模仿、附庸。一系列唯西方文化艺术为标准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认知和骨子里严重缺失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缺少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缺少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的教育观念,这一切的问题与我们的教育初衷完全相悖。因为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的缺失,肆意篡改历史,辱没先烈的事件屡次发生。因为娱乐和广告的过分宣传作用,年轻人追求享乐、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西方精致的利己主义极端思想,正在冲击年轻人的生活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教育和教材出现的危机现象普遍也很严重,首先是您老人家亲笔题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那样的毒教材事件和教育问题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问题教材、辅导材料、迎合西方审美的插图、在全国各地教材里都有发生。有的地区甚至把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方志敏烈士《我的祖国》;您老人的《愚公移山》;甚至鲁迅、朱自清的文章都移出教科书,换上外国人的故事,甚至把朝鲜战场的头号对手麦克阿瑟的文章编进教材,这样可悲的教育教材和教育方式,令家长和社会无奈也无语。是有意还是玩忽职守不作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西方文化入侵以及和平渗透是真实存在的。

经过媒体网络披露,原来从1985年12月开始,人教社就与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日本的东京书籍、日本望文社、日本教科书研究中心,日本国家教育基金会等官方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双方协定,每年轮流进行教科书的相互审查;1990年世界行向人民教育出版社贷款40万美元,用于引进国外教材。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多方进行教材互审合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日本岛国的教材里,总是软化淡化日本侵华历史,而我们互审教材,难道人教社看不到所以不吭声吗?如果真的是人教社审核的问题,那么人教社又该怎样面对国人和面对日本的侵华历史行为呢?为什么这十几年里人教社的教材也相继出现美化日本侵华日军形象,漫画插图充斥着侵华日军的神风战斗机,丑化中国儿童,美化西方的人物和生活的动机,这些绝不是偶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论语》《左转》《道德经》《山海经》《西游记》,既有人文地理和科学依据,又有浪漫主义和神话色彩。从人文教育和治国理念,我们理解包容修身自律的儒家教育,大到治国小到修身齐家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文明,像我们这样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既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又不悖逆客观事实。我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古之就有的修身哲学;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之就有的胸襟大略教育;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世界观教育,有“为国尽忠”“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情怀启蒙,这样优秀灿烂的文化和教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比拟不了的。

我们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那么对涉世未深懵懂儿童的启蒙教育,我们有必要接受国际资金,去国外引进教材来教育我们启蒙中的孩子吗?难道我们孩子刚开始教育就要学习外国的观念和知识吗?这么小的儿童在心智和辨别能力上,有成年人对良莠的正确判断能力吗?我想我们那些学者专家教授们肯定知道,儿童的启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儿童在启蒙期间必须接触本国的语言和教育,待世界观成熟了有了自己正确认知的时候,再去接受国外留学和外国知识的教育才对,教育行业和管理者这么做?就像儿童刚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洋面孔。为什么要我们的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植入这样一个填鸭式的舶来文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将来孩子长大后对生养他的这个国家,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吗?总的来说,我们文化教育行业的管理者,过于迷信西方的文化,甚至把西方的文化艺术当成真理。有些留洋学生学了点西方的观念和知识,但脊背却直不起来了。我为那些把西方文化视作圣经的人感到悲哀。一个民族的危机不是落后,也不是贫穷。而是对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不自信没有认同感,一个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民族,何谈民族文化传承和凝聚力。行业管理者过分地以留洋经历作为选拔升迁的条件,伤害了那些本土埋头耕耘的专家学者们的信心。而这些留洋的海归们根本不深入生活调查,坐在屋子里写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洋文章,以至于专家伤农的事件比比皆是。而晋级教授的学者就是有留洋背景却不懂社会现实的这些洋专家。而没有留过洋土生土长的,懂的中国农村现状的学者,教授专家却于晋升无缘。

现在我们还有些大学生还交不起学费,但是许多大学里依旧给予外国留学生补助高额的助学金。尽管这些留学生的品质和德行及成绩,完全不配进所就读的学府,学校美其名曰称之为国际友人,这些被助学金资助的国外留学生却用这些钱花天酒地。因为超过国民待遇,外教、留学生伤害玩弄女学生的案例在我们国土的校园里屡有发生,但最后却都不了了之。那么笔者想问问: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哪个国家给过中国人超国民待遇了?除少数几个国家,哪个国家把我们的学生当做国际友人善待了?因为教育这些错误的制度造成国外公民在国内颐指气使,依旧一副洋人至上的观念和派头。在社会因此产生极大的民愤,严重伤害了国民的自尊,而这就不仅仅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了,而是骨气与民族自尊的问题。

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医院进入商业模式时代以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宗旨,几乎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即便这样,我们一个主权国家,却开放了全资国外医院和医疗机构在国内落地,国外的医院医疗机构奢华的就医环境和条件,无形中成了腐败特权的温床,也和国内医院在医师选用上形成了竞争关系。难道我们真要用国外的医院,争夺我们的医疗资源吗?并以此突兀的做法改善医疗环境和竞争条件吗?笔者查过资料,除了我们这样做,其他国家再无二例。还有就是国内腐败现象非常严重,但是我们的党正在加大力度的反腐,尽管腐败问题很难一下铲除干净,但是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协同一致努力下,腐败会清除干净的。

敬爱的毛主席:要说的话很多,今天就说这些吧!说真的,我们真的很想您!真的很怀念您的那个时代!



中国纪检监察周刊杂志社概况   |    关于廉政周刊网   |    联系我们   |    诚征英才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在线投稿    |    本刊声明
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传播集团    版权所有:中国纪检监察周刊杂志社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国 际 刊 号:ISSN-2409-5745    中国新闻文化传播集团注册证号:2181552    本网新闻资质备案号:64195043-004-12-16-0
电子邮箱:2008sgw@sina.com    联系固定电话:010-5624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