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文 |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廉洁于心 自律在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周刊 发布时间:2021-01-24 字号:

     李佳诚

             

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廉洁自律须发乎于心,现乎于行

廉洁自律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操守和政治品格。从古至今,有许多仁人志士甘为廉洁奉献终生,不仅留下了千秋万世的美名,也留下了如“两袖清风”“高风亮节”等激励后人的高尚情操,使我们真正懂得了做人的崇高境界和为官之道。

民间流传一则轶闻,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对几位大臣进行警示教育:若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自家的“一口井”,井水虽不满溢,但可天天汲取;反之,就有被砍头的危险。其实,做人为官之道也全在这道理中。

古往今来,一笔简单的“井水账”,有的人算得明明白白,诸如守着青菜过一生,终年不知肉味,死后百姓皆巷哭罢市的清朝名臣于成龙;“一碗白粥、两碟咸菜”就是一顿午餐,两袖清风俭朴一生的国家总理周恩来;用20余年“雪松精神”种植一片绿荫,当官一场手空空的“草鞋书记”杨善洲。而有的人却算得糊糊涂涂,诸如战功显赫、政绩斐然,却因一时贪念而畏罪自杀的西汉宰相李蔡;今天那些身居高位却贪欲膨胀,被“贪心”拉下马的“老虎”。

近日,我又看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违法违纪案件警示录,感慨万千。苏荣从一个普通干部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确实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逐渐变得自大堕落,把廉洁自律置于脑后,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他的蜕变始于思想防线的崩溃,从开始的想方设法以权谋私,逐步发展到经济上贪得无厌,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最后一步一步走向了自我毁灭。

车之鉴,后车之师。苏荣的“落马”,教训惨痛,警示深刻,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用来服务于公共利益,也能够用来满足一己私利。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和戒律之尺的地方,总是从心开始。

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总嫌自己的“井水”不满,总是喜欢拿自己的荣辱得失与别人相比,结果越比越不平衡,越比越不安分,于是就守不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失去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而为所欲为,大捞不义之财。殊不知,而当不义之财滚滚而来时,自己往往也被淹没,遭到灭顶之灾,就连原本拥有的“自家井水”也享用不了了,细思量这值吗?

习近平主席曾经要求领导干部算好“三笔账”,一是算算利益账,有稳定的收入,组织上又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退休后还有各方面的待遇,细细算来,得到的已经不少了,如果贪赃枉法、一失皆无,值得吗?二是算算法纪账,不管是谁,违纪违法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不要以为吃一点、拿一些、玩一下没关系。三是算算良心账,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如果干部以权谋私,既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违背了做人的良心。“三笔账”算下来,即便是从个人得失考虑,也应该廉洁自律,不应该去干那种贪赃枉法的蠢事,这岂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吗?

如今,党中央八项规定斩钉截铁,“四风”整改真刀真枪,筑牢了廉洁自律“防火墙”,打出了廉政教育“组合拳”, 让污浊贪腐之风无处藏身。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基层,从政府到企业,各级各部门反腐倡廉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查惩贪腐,决不姑息,只要发现问题,一律严查到底。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2019年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4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10.8万人;查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6.14万起,处理党员干部8.62万人。党内空气得到净化,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党员干部的那口“井水”变得更加清澈。送土特产、送购物卡的少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少了,平常时节发“补助”、逢年过节发“奖金”的少了,大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也少了……

廉洁在于心,自律始于行。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应自觉筑牢廉洁的坝堤,将廉洁自律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社会风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把法律的戒尺、党纪的戒尺、道德的戒尺铭记于心,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监督,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好标杆榜样,牢牢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心不贪、嘴不馋、手不长,不为谋求个人利益而为所欲为,不为谋求明哲保身而“为官不为”,对名利要始终保持一颗“平淡心”,对工作要始终保持一股激情与冲劲,才能不被那些恣肆的奢侈与腐朽冲垮坝堤,才能修身塑形保持正直的人品官德,才能更好地坚守崇高的气节操守,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

廉洁自律既是财富,也是镜子;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中国纪检监察周刊杂志社概况   |    关于廉政周刊网   |    联系我们   |    诚征英才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在线投稿    |    本刊声明
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传播集团    版权所有:中国纪检监察周刊杂志社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国 际 刊 号:ISSN-2409-5745    中国新闻文化传播集团注册证号:2181552    本网新闻资质备案号:64195043-004-12-16-0
电子邮箱:2008sgw@sina.com    联系固定电话:010-5624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