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文 |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谁惧怕接触记者,谁的“工作”就见不得“阳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周刊 发布时间:2019-09-01 字号:

      (本刊副站长周文祥荐稿):2019年8月17日,安徽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个消息一经发布,众多媒体人、网络大V以及微信公众号纷纷转发,网络上更是一片欢呼雀跃。

一个县委书记落马的新闻,能够在舆论场如此火暴,确实让人诧异。要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强力反腐斗争中,落马的官员不敢说天天有,隔三差五还是能在新闻上看到的,和那些省部级“大老虎”们相比,县委书记熊德超也就是一只“小猫”,这只“小猫”为何能引起舆论界如此大的关注呢?

原来,一年前的熊德超,派人抓捕了揭露颍上黑幕的网络大V王琳琳,跨省抓捕了网民戴克健、陈明灯,此举曾经引发众怒。据称,当时颍上方面开出的抓捕名单多达8人,甚至放狠话称:“犯我颍上者,虽远必诛”。熊德超被抓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编发了“今日金句”:去年骂熊德超是寻衅滋事,今年骂熊德超算反腐倡廉。

微信图片_20190901211852.jpg


因为抓捕媒体人而出名的,不光是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一人,最出名的莫过于原甘肃省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他在任内制造了轰动全国的连抓3名记者的事件。这位以抓记者闻名的 “火书记”,于2017年4月突然被免职;2018年7月13日,甘肃省廉政网发布消息称,火荣贵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甘肃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今年7月18日,火荣贵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一案一审公开开庭,火荣贵被控受贿1300万元,他已经成了一个被人口诛笔伐的跳梁小丑。

事实上,像熊德超和火荣贵这种滥用公权力,公然抓捕记者的官员不多。但是,从内心惧怕记者、对抗监督的领导为数不少。有些内心世界污浊者,甚至见到新闻记者就“压抑”,他们为啥这么惧怕媒体呢?或者更准确地说,到底有那些官员惧怕记者呢?我粗浅地思考了一下,大体有两类官员怕记者:

微信图片_20190901211904.jpg


第一种是为官不为者。这类官员在以前有好处的时候,还能给群众办办事儿,捞捞油水,现在反腐败的“风声紧了”,干脆秉承“既不拿好处也不办事”的原则,每天尸位素餐,不好好工作。肚里没货,嘴上就容易露怯;工作没干好,面对记者的提问就容易露底。所以,这类官员很怕记者采访,镜头下要不答非所问,要不满嘴空话套话,有的官员甚至被记者问的哑口无言。只不过,这类官员手中的权力大多不大,对于记者也只能采取“能躲就躲,躲不过就应付”的策略。

第二种是为官乱为的,就像熊德超、火荣贵、王三运这样的腐败官员。他们拿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却不为人民谋福祉,而是把党纪国法置于脑后,大搞权力寻租,为个人谋取私利。因为他们心里有鬼,干得事情又怕见阳光,其违纪违法行为一旦被曝光,不仅要丢官去职,还会面临牢狱之灾,所以要千方百计地隐藏起来。好领导是不怕记者的,他们乐意和记者打交道,喜欢与记者交朋友,希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问题,并根据新闻报道积极改进工作。

微信图片_20190901211908.jpg


给怕记者的官员归归类,我们就能发现官员惧怕记者的原因,不外乎错位的政绩观、人生观以及贪腐等违法违纪行为在作怪。所以,这类官员惧怕记者甚至抓记者,其心理状态就不难理解了。其实,比起记者来,他们更怕的是“阳光”,因为他们的那些鬼祟伎俩只有在阴暗中才能发挥效果,一旦暴露在阳光下,顷刻间就会烟消云散。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新闻记者,我对惧怕记者的官员很理解,我体谅他们的提心吊胆,我体谅他们每日的惴惴不安。尽管我们的监督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但是,熊德超、火荣贵们经不起监督,你蹭破他一层皮,他就会满身流脓水,因为他已经坏透了。别说你去采访了,他看到记者就腿软,听到批评就发慌。他们抓记者是缘于恐惧,企图通过杀一儆百,震住胆儿大的记者来揭短。

微信图片_20190901211911.jpg


心怀坦荡,公而忘私,一心为民,一心工作的领导,是喜欢与记者接触的,既使有少数领导开始不善于和记者打交道,经过几次接触采访,很快就提高了与记者打交道的能力。不少地方的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善于利用舆论监督寻找工作中的差距。他们通过媒体的报道,听取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的批评,改进自己的工作。市委书记的楷模牛玉儒是这样,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也是这样……他们生前都把媒体视作亲密战友,是代表民众对公权实行监督的。他们生前从未将记者拒之门外,也从不干扰阻挠记者的正常采访,更别说打骂、威胁、抓捕记者了。

其实,记者不是洪水猛兽,媒体监督不等于负面报道。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问题不会因为遮掩而消散,捂盖子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问题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中国纪检监察周刊杂志社概况   |    关于廉政周刊网   |    联系我们   |    诚征英才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在线投稿    |    本刊声明
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传播集团    版权所有:中国纪检监察周刊杂志社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国 际 刊 号:ISSN-2409-5745    中国新闻文化传播集团注册证号:2181552    本网新闻资质备案号:64195043-004-12-16-0
电子邮箱:2008sgw@sina.com    联系固定电话:010-56246678